先前新北市才傳出豆花被加了工業原料,接著16日食藥署宣布除了德昌外,黃大目、裕香豆乾也出包,豆製品讓人食不安心。食藥署趕緊搬出豆乾相關製程,解釋此波添加違法色素「二甲基黃」應該僅屬即食豆乾類,推估來看豆腐豆漿不受影響。
知名品牌的豆乾都沾到「二甲基黃」必須下架,同樣是豆製品的豆腐、豆漿是否還能安心食用?食藥署利用豆乾的相關製程解釋,表示黃豆泡水(冬天需要7小時、夏天5小時),用機器研磨後加入消泡劑,經煮沸、濾渣,再加入石膏(硫酸鈣)凝固後,變成豆花,再入箱套去水成型,就成了豆乾,之後切成方形或長條型,油炸後以黃色籃子或袋子盛裝,風扇吹涼冷卻。
食藥署表示,從黃豆變成豆乾過程中,乳化劑是用來當成消泡劑使用,製成油皮後,再製成豆乾。雖然豆漿、豆花、豆乾前半段流程相近,但是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指出,這回有問題的芊鑫豆製品乳化劑是使用含二甲基黃的化工原料「油脂黃粉」,由於黃粉是黃色素,因此原料應該不會用在製作豆腐、豆漿,推估只用在「即食豆乾」。
資料來源:ETtoday
配方:(一個木模量)
- 乾豆 450克(泡好後900~1000克) 2.2倍 (機器脫渣1.8倍)
- 水 2250克(乾豆的5倍重,溼豆的2.5倍重) →豆漿Brix. 9~10度
- a凝固劑0.4~0.5%(相對於豆漿重) (CaSO4) 8~10克
熟石膏粉
大豆(450克)
→浸豆(夏天4~5小時;冬天7~8小時)
→以溼豆重2.5倍水磨豆(約9~10 °Brix) 2205克
*磨豆機,自動分離豆渣,若用果汁機也可,但要過濾豆渣
→加熱(小心燒焦)90℃/5分鐘
→熱過濾(濾袋)
→冷卻到70~74℃
*加熱前過濾豆渣亦可。
→加凝固劑(先調100ml冷開水混合) 10克
→攪拌10秒鐘
*豆漿溫度70~65℃→靜置凝固(15分鐘)
形成豆腐腦
→入模
→加壓去除水份(15分鐘)
→放冷待成品較穩定(約20分鐘)
→出模冷卻
成品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